网站导航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平博pinnacle为啥各家吃年饭时间不一样?专家解读原来民俗是这么来的日期:2024-02-04 21:27:57

  平博pinnacle春节临近,过年有各种各样的民俗,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经验总结。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?2月3日,长江讲坛特意邀请到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徐少舟以《民俗事象的“意味”》为主题展开演讲,揭秘民俗的“替代补偿功能”。

  徐少舟介绍,民俗是广大民众的一种日常“生活文化”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都选择在农闲的时候过,重要的节日通常都在下半年,因为下半年一是相对农闲,二是猪儿肥羊儿壮。

  从古至今,中国百姓有年年有鱼(余)的文化习俗。俗语称“肉尝滋味鱼领情”“拜年拜到十五六,没得鱼来没得肉”。过去物质匮乏,过年的时候,鱼都是端上桌子平博pinnacle,但是不吃的,一直留到十五年过完才吃。桌上总有鱼,包含了很多种象征意义,比如年年有余、鱼跃龙门、鱼戏莲叶情等。

  徐少舟也提到,每到过年,各家各户吃年饭的时间不一样。有的腊月二十七,有的腊月二十八,有的腊月二十九,还有腊月三十;有的人早上吃,有的人晚上吃,但一般到腊月三十中午之前会吃完年饭。这是因为腊月三十中午之后还有很多为过年要做的事情,要留出时间。各家各户吃年饭时间不一样,也是跟过去家庭环境、职业特点有关,有的人要早早把年饭吃了,出去收债。有的人天黑才吃,因为怕人上门要债,所以摸黑才回。过了年三十之后一直到正月十五就没有人要账了,这也是一种民间风俗。

  “团圆、有余、求吉、敬祖、共享、生命保护、同情弱者”,这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诉求。

  徐少舟介绍,很多人沿袭了前人留下的民俗,但并不知道这样的习俗是怎么来的。有些民俗事象的发生非常古老、十分神秘,其意味的阐释、接受往往具有模糊性或者隐晦性、曲折性。

  比如,今天结婚迎亲的某些恶习,源自于远古时代,因为劳动力缺乏,所以有了抢婚之类行为,那时候抢婚是真的打架。如今红白喜事都要放鞭炮。爆竹声中一岁除,现在看来是喜庆的,而在早期各种燃放行为都是为了避邪。

  民俗文化还有多维性,有的民俗有很多种含义。比如,中国人用筷子有诸多讲究,筷子不能掉地上,筷子不能插在饭碗里等等。筷子还象征着兄弟文化,源于很早时期的一个故事,一位老人教育后辈,筷子一根可以掰断,一把筷子不能掰断,告诫兄弟之间要团结。筷子引申出兄弟文化,直到现在还有兄弟单位之说。

  在长江讲坛互动提问环节,有读者问:我们的先人为什么要创造民俗,民俗让人们生活更好了吗?徐少舟回答说,民俗有很多功能平博pinnacle,其中有一个叫替代补偿功能,正因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能实现的平博pinnacle,就需要有东西能够替代。健康的民俗可以让现世生活更好过一些。